北京時間8月16日,2025男籃亞洲杯半決賽,中國男籃以98比84擊敗新西蘭男籃,時隔十年重返亞洲杯決賽舞臺。終場哨響的瞬間,中國男籃隊長趙睿掩面而泣的畫面,與看臺上揮舞的五星紅旗、震耳的吶喊聲交織在一起。這支以“殘陣”出征的中國男籃,終于用“燃盡自己”的方式,重新點燃了所有球迷的熱情。
“拼”已經刻進這支球隊的基因
與新西蘭男籃的這場半決賽,在不被外界一致看好的情況下,中國男籃再次靠“拼”展現了自己的野心。
面對以身體對抗著稱的新西蘭男籃,中國男籃沒有絲毫退縮。首節比賽中,胡金秋高位擋拆后的堅決順下,趙睿持球突破時的寸土不讓,搭配高詩巖如影隨形的防守,一波13比0的攻擊波不僅拉開比分,更打出了“豁出去”的氣勢——28比19的首節比分,便是他們用強度對抗強度的直接證明。更重要的是,此后的比賽中,哪怕進攻受阻,中國男籃在防守端卻從未有過絲毫松懈。
而更令人興奮的是,當比賽第四節再次進入“決勝時刻”,中國男籃仍然能夠憑借十足的信念,把拼勁化作博取勝利的利刃。無論是趙睿帶著上半場倒地時的隱痛,在外線果斷出手命中三分;還是高詩巖在連續防守輪轉中耗盡體力,卻仍在關鍵時刻再飆三分;又或者是廖三寧用一次次不懼對抗的突破,撕開新西蘭的防線——中國男籃的集體爆發,不僅讓球隊在賽場上走向勝利,更讓球迷從中國男籃身上感受到了久違的激情和魅力。
“這才是中國男籃該有的樣子。”球迷類似這樣的點評,幾乎出現在本屆亞洲杯中國男籃的每一場比賽中。從小組賽胡金秋眉骨被撞破后血染賽場、堅持砍下23分11籃板,到王俊杰在韓國隊嚴密防守下投進關鍵三分,再到這場比賽中趙睿帶傷作戰、高詩巖拼至力竭——這一次,中國男籃在沒有頂級陣容加持的情況下,卻有“燃盡自己”的決絕。
上個周期,中國男籃在低谷中讓球迷屢屢失望,除了成績,比賽氣質更是球迷口誅筆伐的重災區。而如今,這支被外界視為“平民隊”的隊伍,用每一次倒地拼搶、每一次帶傷堅持,贏回了最珍貴的期待。正如球迷感慨的那樣:“我們等的從不是碾壓的勝利,而是這種為榮譽死磕的樣子。”
“完成任務”之后,短板依然需要得到關注
“登上領獎臺”,這是中國男籃隊長趙睿對本次亞洲杯征戰的目標與期待。如今,他也用拼盡全力的方式,帶領球隊兌現了承諾。
只不過,在為這支中國男籃的精彩表現與成長感到興奮時,仍需要看到:從對戰韓國男籃到激戰新西蘭男籃,中國男籃的每一步都走得并不輕松,球隊的短板也依然明顯。
與新西蘭男籃的第二節,中國男籃在節末的“得分荒”,直指目前球隊最棘手的問題——破聯防依然艱難。當時,無論是外線傳導的滯澀,還是內線球員未能及時插空的短板,都讓“破聯防”再次成為當前中國男籃不得不正視的課題。
此外,面對新西蘭男籃這種平均身高充足、全員對抗在線的球隊,中國男籃鋒線的乏力再次被無限放大。全場比賽,能為球隊提供穩定支持的3、4號位球員,僅有王俊杰和朱俊龍兩人。王俊杰雖在外線貢獻關鍵得分,但面對新西蘭鋒線的強硬沖擊,體能消耗巨大;朱俊龍在防守端拼盡全力,卻難掩球隊在鋒線輪轉上的捉襟見肘。第三節的膠著戰局,正是這種短板的直接體現——當新西蘭用鋒線沖擊力打亂節奏時,中國男籃難以找到有效的應對支點。
但這些短板,恰恰讓這支中國男籃的勝利更顯珍貴。他們帶著不足拼到最后,用態度彌補了陣容的缺憾。
十年等待,終迎重返亞洲杯決賽的舞臺。這支“燃盡自己”的中國男籃,或許還未抵達巔峰,卻已然成為了球迷心中最想看到的模樣——為熱愛而戰,為榮譽而拼,這本身就是最動人的答案。
揚子晚報/紫牛新聞記者 黃夕寅
下一篇:返回列表